第三屆「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22日登場,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發表專題演說。(范揚光攝)

工作過勞、生活習慣不佳之下,肝臟會慢慢退化,肝臟功能受損,會連帶影響心、脾、肺、腎各項功能。中醫師指出,春天是養肝好時機,保肝要從日常規律運動、控制飲食、情緒穩定做起,也可以搭配穴道按摩,達到養生保健。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22日舉辦第三屆「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第2場專題講座邀請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針對「從中醫整體觀點認識肝臟保健之道」進行演講。

 劉宗翰說,肝臟主要掌管自律神經系統及筋膜系統,年輕的肝隨著身體勞累堆積,會逐漸乾枯退化,影響情緒、肌肉及體力。而人的五臟如同五行,依照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順序,互相影響。當情緒不佳、壓力大,除了影響心臟,也會影響消化系統,誘發腸胃問題如胃潰瘍、腸躁症,還可能加重咳嗽等呼吸道症狀。

老人常見筋骨不好、腰痠背痛、關節退化等問題,在中醫觀點也與肝有關。劉宗翰強調,不該亂吃保健食品,重點在於維持心血管循環,從認真運動、控制血壓、控制飲食、顧好腸胃做起,對肝才真正有幫助。

 「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劉宗翰解釋,身體要適當活動,但不能過度,久行、久立、久坐、久臥、久視都會對五臟造成損害;情緒起伏也不能太大,過怒會傷肝,連帶影響脾和肺,出現腸胃及呼吸道問題。

 養肝飲食方面,劉宗翰建議可以吃「微酸」,或沖泡保健茶飲、桑椹薏仁湯。養肝茶飲可用夏枯草、菊花、枸杞、天麻、甘草、玉竹、鉤藤、茵陳、桑葉等沖泡。菊花對眼睛好,天麻能抗憂鬱、醒腦、防失智,鉤藤則可清熱、降血壓。此外,也能搭配穴道按摩,養肝按「太衝」穴、養胃按「內庭」穴,養腎則是按「照海」穴,能滋腎陰、清虛火。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