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22日登場,心臟內科專科林謂文醫師(右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戴嘉言、中國時報副社長暨總經理王儒哲、台灣輔助醫學醫學會監事長賴文治及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合影留念。(范揚光攝)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長期關注健康議題,於22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三屆「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特別邀請心臟內科專科林謂文醫師、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副院長戴嘉言,以及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副部長兼胃腸肝膽科主任、長庚大學副教授林成俊,以中、西醫的角度,分享預防肝病的觀念及衛教,現場聽眾收穫滿滿。
《中國時報》副社長暨總經理王儒哲表示,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自2023年起,平均每2個月舉辦一次預防醫學講座,主題多元。以前有一句廣告台詞,「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肝病曾是台灣的國病,直至2018年衛福部公布終結C肝白皮書,因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如何讓肝臟陪你度過人生下半場,養肝就十分重要!
林謂文表示,十大死因皆與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認識三高很重要,並從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3大面向預防三高慢性疾病;另外,七期生醫指導單位台灣輔助醫學醫學會,「輔助生理功能性營養療法」調理糖化血色素、內臟脂肪、血氧功能等營養補充品,平時可適時攝取,維持健康;「顧好心,才能顧好肝」,呼籲大眾健康新起點,要從「心」開始。
第三屆「預防醫學 養肝講座」22日登場,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聆聽。(范揚光攝)
劉宗翰則以中醫的觀點,針對主題「從中醫的整體觀點來認識肝臟保健之道」,分享五臟的母子關係、肝與其他4個臟器的夥伴關係、減緩已罹患疾病繼續惡化的方法,傳遞保肝的飲食、四時與季節的養生之道,並特別提醒情緒起伏勿過大,特別是過怒會傷肝,需要注意。
根據統計,2023年台灣十大死因由惡性腫瘤居冠,死亡人數達53,126人,每10萬人口死亡率高達227.6%;其中,十大癌症死因又以「肝和肝內膽管癌」位居第2。戴嘉言表示,部分慢性肝炎病人在經過數年或數十年後,可能轉為肝硬化甚至引發肝癌,因此絕對不能輕忽B型與C型肝炎、脂肪肝,提早篩檢就能及早治療,才能擁抱彩色人生。
林成俊特別提醒,嚴重肝癌的症狀有吐血、上腹部疼痛與腹脹、黃疸、急性腹痛、下肢水腫與腹水、疲倦與體重減輕等,肝癌長居癌症死因第二,應及早篩檢找出罹病風險。平時要控制體重、少坐多動、不過度飲酒、安全性行為、不共用針頭、注射疫苗及定期檢查等,只要掌握這7要點就能預防肝癌。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