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7日 04:11 中國時報 紀錄整理/王堯洵、楊琬譯
篆隸楷組參獎—黃治鈞
篆隸楷組貳獎—方永貞

書篆大賞歷經十一年的累積,將秉持初衷,針對青年學子推廣書法及篆刻教育,不僅不斷修正、完善更超越以往的比賽形制,也將繼續邀請具潛力和教育熱忱的書篆創作者一同深入高中校園,引領學子親近書法和篆刻藝術。

時  間:108年1月9日

地  點:中國時報大樓 第一會議室

評審委員:何傳馨、林文彥、陳維德、黃嘗銘、薛平南(依筆畫順序)

列  席:許峻郎(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為提振我國青年學子的書法學習風氣,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自2008年起,共同舉辦「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至今,以師古與創新並行的精神,拔擢青年藝術家、舉辦推廣活動,期望帶動社會大眾重視書法與篆刻藝術的傳續。本屆以「書道之旅」為主題,鼓勵大家提筆,一起展開毛筆書寫漢字的學習旅程。

第十一屆的競賽,報名總人次為479人,比往年有較高成長,分別為篆隸楷組122人、行草組84人、篆刻組105人、臨帖組168人。為使各地選手均有機會參賽,循往例在北中南三區設置比賽會場。出題方向仍為古今並陳,篆隸楷與行草兩組題目包含古詩詞和新詩,篆刻組為2~4字詞組,此三組均由參賽者於現場抽籤決定書寫或篆刻內容。臨帖組則由比賽前即先行公布的五種書體共10本經典碑帖中,節錄出現場臨寫內容。

比賽作品的評選採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李國揚、李清源、吳繼濤、林俊臣、黃智陽擔任評審,依完成度與技巧、落款、美感和佈局創意,擇優挑選篆隸楷組49件、行草組41件、篆刻組44件進入決審;臨帖組則經兩輪評比,選出30件佳作作品。第二階段由何傳馨、林文彥、陳維德、黃嘗銘、薛平南擔任評審,經過五輪的角力拉鋸,評選出本屆得獎作品共87件,其中篆隸楷組與篆刻組,皆為避免遺珠之憾而增額入選。

本屆篆隸楷組首獎由溪湖高中二年級的洪煥益獲得,作品中可見平日熟練魏碑,能充分掌握張猛龍筆意,渾厚中卻見清爽,格調突出,且整體布局恰到好處,獲得評審一致青睞。師大附中三年級的方永貞,作品為少見的虞體,將虞世南精神詮釋得宜,字體溫和,整幅作品從容自在,給人富有內涵之感,獲得貳獎。新竹忠信高中三年級的黃治鈞,作品開展、大方,顯得大器,唯字與字間距可再略小,且字的結構比例也尚有進步空間,獲得參獎。

就讀北一女中一年級的盧佑宜,用筆靈動,字的結構比例掌握度高、勻稱度好,筆畫相連處理自然,頗有韻味,整體看來灑脫,獲得行草組首獎。中山女高一年級的陳暐熹,筆畫粗細變化豐富,轉折流暢,行距舒緩,唯字體大小、布局尚有進步空間,獲得貳獎。參獎由海青工商三年級的楊謹豪獲得,這次作品運筆靈活、下筆結實,筆意表現佳,但字的結構、行氣稍影響了整體協調性,可再精進。

本屆篆刻組風格各異、樣貌豐富,整體水準頗高,從前三名作品即能看見台灣篆刻新秀力爭上游的企圖心與堅強實力。現任教職的莫昍霖曾多次獲得大賞優選、入選獎項,去年獲得參獎,這次作品展現齊白石風格,大刀闊斧、自然率性,兼具氣勢與刀趣,脫穎而出,終獲得首獎殊榮。就讀臺南大學碩士班二年級的余侑恩,作品工整、雅緻,具古典氣質,獲得貳獎。同任教職的陳建樺,下刀之筆意接近吳昌碩,渾厚中亦饒富趣味,獲得參獎。

本屆臨帖組將參賽年齡拓寬為14至22歲,鼓勵國中至大學的學子,藉由書習經典,逐步磨鍊屬於自己的筆意。30件得獎作品中,不乏與原帖相似度極高,或運筆自由且能充分展現原帖精神及韻味的作品,可看出臨摹功夫和個人筆意的平衡與融合,令人驚艷。但評審也提醒,部分未得獎作品中,偶見雖手握碑帖臨寫卻落入個人筆意詮釋的作品,失去臨帖比賽的精神,甚為可惜。

林文彥老師提到,除了鼓勵參賽,更重要的是參賽者必須不斷自我提升,而非侷限於同一框架。陳維德老師也表示,學習書法時,跋文可針對書寫內容抒發感想,提升自我文化水平。黃嘗銘老師及何傳馨老師皆認為,篆隸楷組參賽與得獎作品中,篆書比例偏低,較為可惜。薛平南老師也認為,篆隸用筆基本與楷書不同,期待有更多人嘗試學習。要寫好書法,最重要的還是學養,有了基本文學及文字功底,先求正確、求美感,才能有較成熟的個人風貌表現。

書篆大賞歷經十一年的累積,將秉持初衷,針對青年學子推廣書法及篆刻教育,不僅不斷修正、完善更超越以往的比賽形制,也將繼續邀請具潛力和教育熱忱的書篆創作者一同深入高中校園,設計豐富、有趣的創作體驗工作坊,引領學子親近書法和篆刻藝術。此外,也期勉已在書道旅程上的學習者、創作者,能在此領域精益求精,我們一起努力,讓書篆藝術繼續傳衍千年。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