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3日 04:10 中國時報 李怡芸/台北報導
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由龔卓軍及其協同策展團隊的《近未來的交陪》摘下桂冠。(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第16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2日舉行,典禮結束後所有得獎單位的代表合影留念。(季志翔攝)

「像我這樣解嚴前養成的一代,解嚴後發現除了資本、升等,沒有什麼可相信的東西了。」第16屆台新藝術獎昨(2)日舉行頒獎典禮,策展人龔卓軍及協同策展團隊以《近未來的交陪》,贏得年度大獎。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於2日的頒獎典禮上指出:「當代藝術如雙面鏡,不是看到就知道,而是要與作品背後的創作者內在對話。」評審團主席、藝評人王嘉驥表示,16件入圍作品都有勇於和歷史、社會、政治對話,表達個人或集體為當代藝術提出的視野和思考。

龔卓軍所規畫的《近現代的交陪》獲得年度大獎,他從台南的「交陪境」傳統出發,運用在地文化力量,以深度的調研挖掘當代藝術與常民信仰、傳統民藝之間的對話。

深度調研傳統信仰

龔卓軍指出,過程中他親睹廟埕藝術家可以花13年的時間,懷著信念為保生大帝繪像,「民間社會不至於在解嚴後崩潰走向全然的個人主義或資本主義,或許這便是『交陪』的價值。」

開啟不同年齡的對話

龔卓軍指出:「民主社會,不信任是基礎,但是否仍有共同的價值?值得開放討論。」他在台灣地方寺廟的「交陪境」結盟系統中則意外發現當代年輕人突破傳統寺廟強調組織、利益、權力的結構,純粹就「想要為民間信仰做點什麼」而開啟了不同的作法與不同年齡層的對話;他又指出,像白沙屯、大甲媽的遶境,更屬於流動社會自我組織的概念,人人可參與、分享,「這對未來的台灣提供了很好的模式」。

本屆視覺藝術獎由姚瑞中的《巨神連線》獲獎,現場由耿畫廊代表領獎;表演藝術獎則由排灣族編舞家布拉瑞揚作品《無,或就以沉醉為名》獲獎,由舞團製作總監李建常代表領獎。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