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27日 04:10 中國時報 文、書法/黃智陽(華梵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院長)
輕觸著穿透,緊抓著消失,如風一樣輕拂,未曾留影,如光一樣迅捷,刺眩瞳心。奔跑追逐又迷離,凝神閉眼卻閃動而來。一點一滴,看不見聽不到的累積。在那裡,我要調動飛鷹營構金字塔,召喚天神矗立摩天樓,我觸手可及。我相信,我獨占夢的解析。↑〈築夢〉。書法創作可以自由隨興且生動變化,藉由童趣的字形與質樸的用筆使創作心態介於有意與無意之間。(黃智陽提供)
〈風潮〉畫面中淡墨雖淡,但虛而有勁,一刷而就。 此作暗示著書法現代化的浪潮乃時勢所趨。(黃智陽提供)

書法如果僅僅依賴熟練的技巧,不斷傳抄古人的詩詞,是遠遠不足以展現活潑生命力的。書法如果能持續展現它的時代意義,必定共享了經典性與普遍性的特質,才足以成為文化前行的泉源。

在當代談論書法的種種議題,一定被認為是傳統的愛好者,甚至可能被當作是一種不合時宜的癖好,社會上因為電腦處理文字太方便,加上大部分國小教育也不教書法了,書法的影響漸漸微弱,漸漸缺少了大眾的支持。其實我們靜下心好好想想,書法以表現文字藝術為主,而文字內容恰是我們生活的感受與創意的表達。透過書法存留我們時代思考的歷程,又使身體因書寫行為而感到生命律動的存在,書法的美學何等美好,而書寫藝術是何等的重要。

傳統書法家為了美化書寫的成果,透過不斷的練習來強化自己的表現力,以使自己感到滿足,也使觀賞者可以欣賞而感動。書法練習的方法中經常利用臨摹歷代名家的字帖來豐富自己的表現力,甚至進一步體悟經典性書法家的思想、品味,以及重估書法大家在歷史上的價值,間接也鼓勵了臨寫者效法學習的信念。所以臨摹的行為包含了技術上的增長與涵養上的充實,並非一般人以為的技術模倣與戀舊情結而已。

當然,向傳統優秀人物與作品學習,絕對是快速增加技術的方法,然而經典人物也經常提醒自己,要「自成一家」才是終極的目標。於是書法的學習展示了一個特別的過程,就是先謙虛的包容吸納,再自信地建立特色。這種方法與態度不但是書法學習的不二法門,同時也是任何學習方法上的良好借鑑。容他、排他,傳承與自我的相對與相應,使書法的學習者能夠體會剛柔並濟的技法和汲古出新的態度,其實這也是東方藝術獨特的學習方式,慢慢積累成自古而來的審美特質,甚至與人生的態度契合了。

書法需要滋養青春

不可諱言的,台灣的書法教育逐漸邊緣化,學校看似多元充塞的課程其實漠視了探索身體的藝術與文化的滋味。台灣有很多獎賽提供了高額獎金推展書法,創造了不少書法菁英,如果大量得獎的年輕寫手能夠自覺性感受書法豐富的藝術美感,就能超越升學的制約而品味書法的藝術,因為書法觸探著身體細微而重要的美學訊息。

青春需要儲備更多的文化資源與創意,才能因應未來的成長與社會的挑戰。我們筆下書寫的文字,自古而來沒有間斷,一形一義,表現了結構之美與字形含義,而書法就是透過精湛的技術讓文字精彩且動人,使這每天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文字資訊成了藝術性的表現,長期以來,這實用性與藝術性的交織,文字的價值才得以完美展現。我們終於知道,文字的完善表現是人類文明高度的象徵。我們何其有幸,日常使用的文字因為這獨特性與藝術性遠遠優於其他國家的表音文字,成為世界重要的文化資產,是極為獨特的成就。我們要相信,書法是世界文化中的驕傲,今日我們不重視書法,不去完善文字的藝術價值,如同我們浪費了重要的資產,是狹隘而不智的。疏離漢字藝術,也就疏離了自身的文化,同時疏離了世界文化。我們更應該發現到,漢字書法的表現在台灣保留的特別豐富,這都是長期以來台灣書法家、學者、藝術家不隨波逐流,堅持文化素養而努力的成果。所以,好好推展書法,應該是展現台灣文化的優勢選擇。

時代驅動書寫的意識

曾經書法美學的影響非常巨大,書法那種率意自信又彰顯學問涵養的特質被應用到繪畫的表現中,形成了文人繪畫的風氣,於是開始崇尚寫意傳神。書法講求的一氣呵成也大量運用到篆刻藝術中,講求如刻似寫,增加了線條豐富的變化。書法甚至成為日本民族的傳統特色,進一步成為日本表現前衛藝術的有效元素。戰後歐美風行的抽象表現也吸納了書法的理解,而使抽象藝術更能在國際間風行。複雜多樣的書法型態,一方面維繫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另一方面也誘發創意質變,展現不可思議的國際魅力。

我們再靜心思索,書法如果僅僅依賴熟練的技巧,不斷傳抄古人的詩詞,是遠遠不足以展現活潑生命力的。書法如果能持續展現它的時代意義,必定共享了經典性與普遍性的特質,才足以成為文化前行的泉源。所以任何工具的書寫都應該視為書法文化的一種型態,書寫的價值並非僅是記錄生活的所思所感;而是透過訓練與表現,達到書寫的暢快與滿足,透過心手雙暢,使身心平衡安頓,這才是大家所嚮往的,也是高壓生活中極好的療癒方式。而書法創作也因內容可以隨著時代演進,留下其不可取代的當代價值。例如王羲之〈蘭亭序〉記錄了東晉文人們的雅集與感傷。顏真卿〈祭姪稿〉反應了唐代爭戰的慘烈。于右任的「心積和平氣,手成天地功」敘述了歷史的無奈與書家的超越。胡適書法中聊記了「放也放不下,忘也忘不了,剛忘了昨兒的夢,又分明看見夢裡的一笑。」溢出了詩人的多愁與浪漫。書法的情思展現了多少時代、多少個人、多少歷史以及多少祕密。就因為文字的必然存在,書法的內容也隨時代有感而發,書法的生命才得以永續發展。

跨文化是書法的希望

古代的文人米芾曾說:「一日不書,便覺思澀」,可以想像讀書寫字在古代文化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世界知名的畫家畢卡索也曾經說過,如果他生在中國一定是一個書法家,因為他非常喜歡書法中抽象又簡潔的藝術特質。而喜歡書法藝術的賈伯斯,因為跨文化思考而創造了蘋果的獨特美學。我們甚至看到了雲門舞者以身體書寫,演繹空間中的書法律動,是多麼的動人!

當代,追求跨文化、國際化的我們怎能忽略書法豐沛的能量而對它置之不理呢?書法的元素一直都在我們生活的縫隙之間,閃閃發光。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