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20:34    中國時報/臺北報導
《無我茶會》新書發表會作者蔡榮章教授(前中)與貴賓合影。

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於10月30日舉辦中英文對照《無我茶會》新書發表會,作者蔡榮章先生寫出完整系統的一個茶會作品引導讀者探討「茶道藝術內涵」,將「泡茶者」昇華為「茶道藝術家」。
新書作者蔡榮章教授表示,《無我茶會》傳達如何「安靜品茶」將自己茶藝心血無私的送給他人。

蔡榮章教授表示,何謂茶道?何謂茶藝?泡茶者的身分應該命名為事茶或司茶?已經掌握一定茶道學識、擁有實踐及專門從事茶道活動的工作者該被稱為「茶人」還是被稱為「大師」呢?「茶道」的內涵包括:泡茶、奉茶、喝茶三個階段,茶道的美就在這三個階段內。茶道的美包括了聚象與抽象,聚象是在這三個階段中看得到的器物與動作,抽象是在這三個階段所表現出來的思想與意境。所以「茶道」可視為是一件藝術來創作、來享用。

無我茶會於1990年由當時在臺北陸羽茶藝中心擔任總經理的蔡榮章創辦,這32年來,除了在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舉辦過十七屆的大型國際無我茶會外,在更多的地方如法國、義大利、英國等地也都自發性不定期地舉辦大小規模的無我茶會。

創辦了無我茶會就是要大家使用,所以並沒有任何限制,無需申請也無需向總部繳交什麼費用。有人問蔡創辦人,沒有管理機構會不會做一做就走了樣,創辦人說,難免的,但大家會比較,做得好的,能把握無我茶會特殊做法與精神的,大家就會樂意去參加。

無我茶會是大家圍成圈圈席地泡茶,突顯當代茶道應有的特質,如座位由抽籤決定,無尊卑之分;茶具自備,無流派與地域之分;泡完茶後依規定向左或向右奉茶,我奉茶的對象并不是奉茶給我的人,求其無報償之心;大家都依事先發給的」公告事項」來做,無需指揮與司儀,讓大家體會到群體律動之美。這是具現代感的茶道,把茶會視為是一件有機的「茶道作品」,不只是聚集一群人一起喝茶。

無我茶會除繁體與簡體中文版的《無我茶會180條》之外,曾經在日本發行日文版的《無我茶會180條》,在韓國發行韓文版的《無我茶會—茶道藝術家的茶會作品》。今年九月又在馬來西亞出版了中英文對照的《無我茶會》。《無我茶會》中英版已經運到台灣,由臺北衡陽路的陸羽茶藝中心與新店寶興路的出色出版社代為銷售,中國大陸的茶友也可以向這兩個單位訂購,他們會將書個別寄出。
《無我茶會》新書發表會-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林淑珍理事長(左)與《無我茶會》作者蔡榮章先生(右)合影。

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理事長林淑珍表示,「茶」只是讓你修行,培養情誼的介面,一人獨飲得神,二人對飲得趣,眾人共享得樂,學茶一日一年一生,目的不外奉人一杯茶而已,心與意皆在這杯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