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長李乾朗以「雙璧聯輝」地圖,列出保安宮與孔廟可看之處。(遠東建築獎提供)

    遠東建築獎邁入第24年,持續關注城市景觀與建築文化,今年也首度協同遠東百貨、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市孔廟與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舉辦「遠東建築獎—古蹟參訪月」,首場「歷史建築講堂」與走讀,6日吸引上百位民眾,隨著古蹟導覽專家林嘉澍,看見古蹟百年風華與工藝之美。

 「2022 遠東建築獎—古蹟參訪月」邀請到知名歷史建築專家李乾朗擔任總顧問,專精台灣史、古蹟維護理論與實務的淡大榮譽教授周宗賢,有「都市偵探」之稱、擅長觀察建築與城市之美的李清志,共同展開「建築歷史講堂」。李乾朗指出,若論古蹟「含金量」,台北保安宮和孔廟是首選,文化內涵最高。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與遠東百貨總經理徐雪芳也連袂出席6日活動,徐旭東致詞表示,很多人也許到過孔廟多次,每年教師節也總有活動,但少有機會入內仔細參觀;遠東嘗試舉辦古蹟參訪,就是希望大家更懂得欣賞在地歷史文化。他也樂觀表示,這2、3年因疫情大家無法出門旅遊,但「接下來相信會很好」!

 李乾朗以手繪「雙璧聯輝」地圖,洋洋灑灑列出保安宮與孔廟10可看之處,包含儒釋道文化、歷史學、地理學、典章禮制、文學、名匠「對場」競藝等。周宗賢由古蹟修復角度指出,所謂古蹟是因應人類生活需要而建的建築物,「因此台灣有很多為了向神明祈求而建的寺廟;」且作為信仰中心,可說是集眾人之力為神明蓋最好的房子。

 周宗賢也指出,古蹟與地方文史發展緊密連結,如保安宮是乾隆年間同安人來台後,恭請保生大帝坐鎮,也隨著保安宮承載的歷史意識,大龍峒發展成北台灣經濟、生活、讀書風氣俱佳的人傑之地,有「五步一秀才、十步一舉人」之說。

 李清志指出,過去台灣教育體系對城市古蹟談得少,例如北門雖曾是「城中區」的重要出入口,建築形式也相對完好保留原始設計,但也曾在城市發展中被屈就地夾在高架橋下。近年北門終於能完整呈現原有姿態,李清志以「熟成」形容:「一個社會成熟了才會欣賞老東西,知道老東西是文化中的精華。」古蹟參訪月8場活動開放後短短3日內近600名名額全滿,就反映了社會的「熟成」。


「2022 遠東建築獎-古蹟參訪月」首站由大龍洞保安宮、台北孔廟出發,認識在地文化內涵。(遠東建築獎提供)

大龍峒保安宮、孔廟 一窺巨匠拚場
 首次舉辦的「遠東建築獎—古蹟參訪月」,精選大龍峒保安宮及台北市孔廟作為導覽走讀的首站,除了兩座古蹟在歷史、文化、地理學上的重要意義,古蹟導覽專家林嘉澍3個小時的導覽中,細數名匠在此的「對場」競藝與合作,展現了古蹟承載的除了工藝,還有滿滿的時代人情。

 大龍峒保安宮這座250多年歷史的古剎,是台北寺廟中採用「對場作」的代表。當時為了讓匠師們良性競爭、確保工期不拖延,會請兩組匠師「拚場」;大正6年(西元1917年)大修時,保安宮以中軸線為界,請了陳應彬與郭塔兩位名工匠各展本領,且特別的是採「交叉對場」,從前殿、鐘鼓樓到正殿,一左一右交叉施作。

 因為「對場」,保安宮裡木作可見不少「嗆聲」的趣味。如正殿屋簷中的水車閣設計原是「八仙大鬧東海」圖,先完成的郭塔留有「鬧東海」三字,但陳應彬的一邊卻不見「八仙大」字樣;又一說郭塔做「孔明七擒孟獲」,是以「假獅破真獅」的諧音表示自己才是技高一等。

 林嘉澍指出,對場比拚也是工匠人博上生計的較量,有時候甚至虧本貼錢投入以求勝過對方。以陳應彬而言,保安宮的成功,也讓他在全台各地持續受邀主持廟宇的新建、重修。又據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長李乾朗的研究,大正6年的匠師工資,一天約5角到1元,且規定無午睡、不可賭博,一些工匠於是在前殿的交趾陶上頑皮地做出打瞌睡的仙人、牌九等造型。

 保安宮由潘麗水所繪的壁畫,堪稱其代表作,但潘麗水卻曾因為無工可做而在台南畫了14年的電影看板。他雖未受過正式的繪畫訓練,作品卻能表現立體的空間感。為了將其畫作保存,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特別邀請澳洲修復專家來修復,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地區古蹟保存獎」,為台灣保護古蹟建立里程碑。

 台北孔廟則是1925年泉州大木匠師王益順,受辜顯榮邀請來台設計建造,然而1931年他返回廈門主持南普陀寺大悲殿興建工作時病逝,孔廟遂由其後人接手建造,卻面臨缺工問題。當時陳應彬自己派下學徒協助孔廟建造,因此孔廟同樣可見陳應彬擅長的「螭虎」,但這基於合作的對場,便絲毫不見煙硝味了。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