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0・李怡芸/台北報導

image
繼光工務所除了改造老屋,更以社會關懷角度創造與社區連結的空間。

第3屆「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獎」8日晚間於台東池上舉辦決審會議,從進入決選的5件作品中選出首獎、佳作與評審特別獎各1件,評審團主席、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指出,由本屆獲獎作品來看,建築師試圖在建築專業之外,於人文關懷上著力,以設計改造、賦予老屋不同的意義,尤其值得鼓勵與肯定。

池上穀倉 展現生命力
 本屆「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獎」經3輪討論投票,最終由建築師陳冠華及其團隊,歷時3年以舊穀倉改造後的「池上穀倉藝術館」獲得首獎;佳作由沈庭增建築師及其事務所進行的「實踐大學B棟建築改造案」獲得,評審團針對創新及鼓勵年輕人自發地創造創業基地,賦予老屋新生,特別給予賴人碩建築師事務所改造的「繼光工程所」案「評審團特別獎」。

 決審評審團包括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長王榮進、北美館館長林平、新北市副市長陳純敬、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杜文正、張清華、蔡元良。評審團在第1輪便已毫無爭議地選出「池上穀倉藝術館」為首獎得主,范巽綠指出,該藝術館示範了與池上整體生活、居民的連結,「為米鄉成為文化藝術之鄉扮演了可能性,在未來的空間使用上能逐步展現生命力」,且在藝術館前庭保留了過去米鄉所需的地磅,再再展現出既在地又具影響力的設計能量。

校園建築 用減法留白
 「實踐大學B棟建築改造案」在評審杜文正看來,雖然不是其中難度最高的案子,但細膩地處理了校園建築更重要的戶外空間,讓建築與前後草坪、植物有了連結,讓原本封閉的建築重新回到校園內;林平指出建築師沈庭增此案用了大量減法,「有如繪畫中虛空間的作用」,且工法上盡可能保留了過去建築師的才華與美麗,謙虛地與前輩建築師對話,是舊屋改造很和諧的做法。

地方創生 與社區互動
 繼光工務所與其他入選作品最大的不同在於不另有業主,而是由兩位建築師承租老屋進行改造,二樓作為多個建築事務所的共同工作室,一樓則作為鄰近社區的活動空間,評審蔡元良指出,此案作為台中城中區改造案中亮點,超越專業,產生地方創生可能性。

 整體而言,評審團強調舊屋改建除了專業的完成度與細膩度,更重要的在於掌握舊屋的過去,在當代為老屋發掘繼續走下去的可能性。


人文關懷 讓歷史和地理重新交會 遠東建築獎 舊屋改造特別獎

image
2019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評審團與評審團特別獎得主賴人碩、吳建志在得獎作品「繼光工務所」合影。(遠東建築獎提供/吳劭璿攝影/李怡芸台北傳真)

 「舊屋改造,歷史和時間這兩件事不能消失,也要看老屋如何有當代新詮釋,有新的功能和改變。」遠東建築獎─舊物改造特別獎評審之一,北美館館長林平如是說。獲首獎的池上穀倉藝術館與獲評審團特別獎的繼光工務所,皆可看到建築師的人文關懷。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主任陳冠華,受台灣好基金會邀請進行穀倉改建之初,便帶著學生團隊在池上進行「建築駐村」,在池上大街上逐戶訪談,聽居民述說往事,並曾舉辦自畫像等活動,讓居民經由自畫像凝視自己、凝視池上,集體地以稻穗豐收和油菜花的顏色,定義「黃色是最池上的顏色」,陳冠華表示:「池上穀倉藝術館,我們希望最終呈現的是不張揚,對池上人而言像自己的改建。」

 將「池上穀倉藝術館」定位為「聚集、整理、滾動、再生」,陳冠華認為以諸多活動建構的參與式設計,或許不會在專業上得到可採用的建議,「但重要的是角色置換,讓設計語言從池上的生活美學出發。」除了參與改造,今年9月15日由元智學生團隊參與展覽內容,亦將呈現建築駐村時的記錄與發掘。

 繼光工務所亦是在既有的建築外,打開了與街區和鄰里的互動,社區交流、兒童廚房等活動陸續在此發生,賴人碩、吳建志2位建築師更期許以繼光工務所作為基地,將更多專業團隊導入,活化老屋,為「城市翻轉」提供不只是建築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