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ber Eats委託第三方調研公司Mandala統計顯示,旗下活躍外送員送餐扣除預估成本後,平均時薪達270元。(本報資料照片)
零工經濟夯,彈性、自由的特性,成為時下新興流行的工作模式;Uber Eats近日委託第三方調研公司Mandala統計顯示,Uber Eats平台數萬名活躍的外送員,每3位就有2位每周送單期間少於或等於10小時,扣除預估成本後,平均每小時能締造270元的時薪,與法定最低工資190元相比高出42%,也分別高於餐飲、旅宿業24%與13%。
全球調研公司Mandala管理合夥人Amit Singh表示,這份調查是採「送單期間」,與過往在其他調研使用的「上線時數」不同,理由很簡單,調查發現外送員有其他工作比例達60%,且兼職可能為多個外送平台接單,加上開啟app期間難以判斷是上網、休息等,因此,「送單期間」為確定接單到餐點送達消費者手上。
外送員工作樣貌是彈性、自由;調查指出,會選擇外送工作的夥伴,45%花更多時間留給家人,也有38%比例投入個人嗜好。
調查也指出,高度投入工作的外送員,能依經驗掌握外送市場供需情況,提升送單效率,前25%的外送員平均時薪高達312元。
Singh補充,掌握時段與地點是關鍵,例如周末晚間5點至9點送餐者,就比平日早餐時段高出5%至9%收入,大台北商業活動密集的區域,也比一般地區平均高出4%至5%水準。
Uber公共政策暨政府事務總監馬培治表示,外送是新興行業,很多民眾對其工作樣貌好奇,也容易產生誤解,不如委託外部機構做第三方調查,結果顯示收入並不差,若認同這樣彈性、自由的工作,也認同這樣的平均收入水準,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Uber Eats首度公開平台外送員收入統計,成為台灣零工平台少見針對零工收入,進行透明揭露的案例;隨愈來愈多人投入彈性與自由兼具的工作型態,此舉是否將帶動其他企業重新檢視對零工經濟工作者的報酬設計與制度,值得觀察;如何工作彈性與合理收入間取得平衡,將是台灣勞動市場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