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1日 04:10 中國時報 王莫昀/台北報導
台開tidc花蓮論壇第8場昨日邀請英國ARUP奧雅納歐洲區創新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Jan Wrum專題演講(左),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右)表示,台開與ARUP理念相當契合,所以也積極與ARUP合作。(鄧博仁攝)

打破現有框架,建構循環經濟建築新生態系。台開國際合作夥伴ARUP(奧雅納)歐洲區創新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Jan Wurm表示,「循環經濟」逐漸成為產業發展重點,透過打破過去「取-造-用-棄」(take-make-use-dispose)作法,注入循環經濟思維,將可有效降低天然資源開採、提高產品回收與再製量、建構新型態國際產業合作模式。

工業革命導致全球氣候變遷,地球資源逐漸耗竭,如何應用循環經濟,減少能耗,保護環境,是當前企業應擔起的重要社會責任,為此,台開集團tidc花蓮論壇昨日特別邀請Jan Wurm主講「循環經濟在建築產業的實踐—歐洲」。

六大要素 帶動產業發展

Jan Wurm說,「循環經濟」在建築上有六大要素,分別是再生(Regenerate)、分享(Share) 、優化(Optimise)、回收再利用(Loop)、虛擬化(Virtualise)與交換(Exchange),六要素也可以應用於產品、鄰里、城市、地區甚至整個經濟體的發展。

他指出,分享主要是擴大資產、資源利用率,像是分享汽車、空間等資產使用如BlaBlaCar和Uber出租或共享車輛,不但可充分使用,並能減少交通壅塞和汙染等負面影響。

在建築環境分享上,台開花蓮洄瀾灣日出山莊的公共廚房、運動跑步空間、戶外生態池等便是空間的共享,另微型住宅正在倫敦各地興起,共居生活空間越來越受到歡迎。

台灣海島國家 更形重要

「台灣是海島經濟國家,逾9成能源來自海外,因此循環經濟的應用更形重要。」Jan Wurm說,台灣氣候溼熱,使用空調降低室內溫度的需求頗高,但若能透過建築量體設計、打造自然通風渠道,或將節能科技應用在建材上,都可減少能耗。另台灣可向大自然取經,如利用甘蔗、林木纖維結合不同原料,做為室內隔間,有效節能,亦即透過技術不斷嘗試創新,達成產業變革。

聽完Jan Wurm的演說,現場聽眾反應熱烈,紛紛關心如何在台將循環經濟落實在建築、甚至公共建設上,一位參與台中花博的業者即詢問,在德國許多材料可以租用,組成臨時建物,但在台灣根本沒有供應商願把材枓租借給別人。

產官合作 積極面對挑戰

Jan Wurm不諱言,一開始確有挑戰,因租賃投報不高,且在法令上還有責任歸屬問題,不過,像荷蘭政府已有示範計畫,讓外界知道只要想做,都可辦得到,要達成這項目標須要產業與政府共同積極面對並解決。

微氣候設計 花蓮洄瀾灣成典範

應用循環經濟、「微氣候」,台開集團攜手ARUP(奧雅納),打造花蓮洄瀾灣園區、新埔雲夢山丘,同時建立「百年建築管理系統」,台開董事長邱復生指出,砸重金聘請外國團隊,有人問這樣划算嗎?但當颱風等天災過後,當地樹倒千百株,唯獨旗下園區林木依然挺拔,其他飯店玻璃碎裂、滿目瘡痍,台開建物無絲毫損傷,便能以事實印證成效。

邱復生表示,台開各園區開發之初,即著重環境、資源共生與共享,這一點與ARUP理念相當契合,所以積極與ARUP合作,如新埔善用微氣候與自然工法進行水土保持、花蓮日出山莊同樣利用微氣候設計,並規畫共享空間,另金門風獅爺商店街則有溫度濕度等智能控制,都是ARUP給台開的建議。

「前2年颱風重創金門,當地樹木多倒成一片,但台開風獅爺商店街沒有樹倒下來,就是採ARUP微氣候的建議—給風留通路!」邱復生指出,微氣候的應用,可降低天然災害,在花蓮日出山莊也曾印證,2年前颱風接二連三侵襲,日出山莊玻璃一塊都沒有破,新埔雲夢山丘下雨也不會積水,同樣受惠微氣候自然工法等設計。

邱復生並指出,循環經濟強調就地取材,除節省運送能耗外,每個地方建材都有其特性,歐洲太乾燥不能用竹子,台灣就很適和採用竹製品,又如新埔雲水觀就很適合用檜木建造,這就是綠建築因地制宜的展現。

台開自2008年即與ARUP合作,以循環經濟、微氣候打造花蓮日出山莊、新埔雲夢山丘、風獅爺商店街等,日前新埔雲夢山丘第一階段完成,即是21世紀全球首座以道為主題設計的大型園區。

花蓮洄瀾灣園區更是台灣首座微氣候開發的綠色智慧建築;社區內的生態池,平時是景觀池,颱風來時可發揮滯洪功能。且日出山莊榮獲紐約「最佳養生建築A+ Awards」建築獎、及有坎城金棕櫚之譽的MIPIM Awards國際房地產「未來建築大獎」。

台開指出,以微氣候設計,考量四季風速及風向,形成良好的微氣候環境,可有效降低33%地震傾覆力及56%風壓,未來日出山莊整體有效節能減27%,每年可減少709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也比一般社區減少35%,每年減少46,000噸自來水用量,一年約可節省55萬元水費與390萬元電費。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