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勝宏呼籲央行,應儘快調降存款準備率、放寬第七波信用管制。(本報資料照片)
關稅戰、台幣匯率、信用管制等議題影響,致使國內經濟呈現濃厚的觀望氛圍,百工百業受到影響。台北市不動產建築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則呼籲央行,應儘快調降存款準備率、放寬第七波信用管制等作為;他強調,若等到經濟蕭條再來補救,將付出更多心力與社會成本。
「救市場措施若慢半拍,等到經濟快速下滑再來補救,就太遲了」。陳勝宏直言,台灣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的經驗已證明,救市措施若滯後,經濟衰退將進一步加劇,補救更需耗費龐大成本。目前,關稅、台幣匯率、信用管制等議題,市場籠罩觀望氛圍,消費者信心低迷,此時政府更需有積極的應對措施,避免類似事件再度上演。
他說明,房市受經濟波動衝擊尤甚,若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恐引發產業連鎖崩解。建築業作為「百業火車頭」,而全台約有1.25萬家建設公司,若每家平均雇用10人,即逾12萬勞動人口,連同房仲、代銷、裝修及鋼筋、水泥、玻璃等上下游產業,牽涉人口破百萬,將會影響到台灣整體經濟結構。
陳勝宏分析,近年打炒房政策使貸款成數受限,加上央行去年兩季各升準1碼,形同回收市場資金逾3,000億元,導致不動產融資水位趨緊,造成中小建商取得融資難度升高,融資利率走揚、成數下滑;若再加上交屋階段,購屋者因房貸排隊或額度不足,連帶造成建商資金回收進一步受阻,以及關稅問題壓抑投資動能,整體市場自然陷入萎縮。
面對隱憂,陳勝宏提出五大建議,呼籲第三季央行理監事會審慎調整政策:其一,調降存款準備率;其二,全面放寬換屋族群限貸;其三,第七波信用管制前購買預售屋貸款解除限制或至少不溯及既往;其四,對限制高價貸款定義應全面放寬;最後,建商18個月開工限制應予延長。
陳勝宏強調,政府需持續監測市場動態,避免經濟過度下滑引發系統性風險,同時也要避免過度干預扭曲市場信號,平衡住房的社會屬性和商品屬性,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