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房屋為第20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資優生,由信義房屋總經理陳麗心代表領獎。(信義房屋提供)

    2024第20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2日舉行頒獎典禮,中華電信、玉山金控、遠東集團、信義房屋、全家便利商店、開發金控等台灣永續指標企業皆獲獎,其中,信義房屋以全民永續共好圈專案獲得「教育推廣組」首獎,也同時榮獲綜合績效服務業楷模獎與傑出方案「人才發展組」楷模獎;總經理陳麗心表示,信義房屋將「先義後利、以人為本、正向思考」的信義精神推廣至產業及社會,讓永續融入社會,共好前行。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遠見從辦理第一屆CSR(企業社會責任獎)到現在ESG企業永續獎,走了20多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公信力的企業永續獎,希望藉以打造韌性之島,累積企業軟實力。

 遠見ESG企業永續獎今年共收到192家企業319件數參賽,最終46家64件獲獎,獲獎率20.1%;競賽項目分成「ESG綜合績效組」、「傑出方案組」兩大類,其中「傑出方案組」依各企業在人才發展、低碳營運、環境友善、教育推廣、公益推動、樂齡友善與社會創新等七大不同主題進行跨產業評比,由於跨產業競賽,能脫穎而出獲得首獎更加不易。

 評審團表示,信義房屋以「信、義、倫理」作為核心理念,推動具備企業倫理的永續創新,環繞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議題,與在地民眾溝通、共創永續價值,並在人才發展方面,以多元數位賦能打造低碳房仲,並持續教育推廣,打造全民永續共好生活圈,是房仲產業在社會永續面十分具代表性的標竿企業。

 陳麗心表示,信義房屋成立40多年來,一直秉持「以人為本、先義後利、正向思考」的精神,將「信義」精神推己及人至產業、國家和世界。在企業經營上,依循著信義永續原則,從房仲本業出發拓展出完整的事業體系,以滿足居住生活服務各方面的需求,讓客戶、同仁、企業三方都能滿意,也同時兼顧社會、環境、供應商的長期發展策略,以達生生不息、永續經營。

 陳麗心指出,創辦人周俊吉在公司成立時設定的經營理念就是「該做的事,說到做到」,推動良善企業倫理照顧六大關係人,多年來已內化融為信義房屋的DNA。隨著ESG愈來愈普遍,特別是Z世代更加重視,近來在參加ESG獎項時,也帶動企業想更了解ESG的發展,進而發覺許多可努力的地方。

 人才發展上,信義房屋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著重人才培育與成長。面對數位浪潮,推動「PropTech房產科技」,希望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成為「居住生活」服務第一品牌。不只招募數位時代下擅於不動產經紀的同仁,也廣招擁有程式語言、資料科學、AI及雲端技術的數位人才,打造強大的房產科技團隊。

 教育推廣方面,信義房屋表示,為擴大影響力,將永續觀念推廣至社會大眾,讓永續能夠走入大眾的生活中,推出「全民永續共好圈」計畫,透過社區一家、信義學堂、永續門市、OurSpace社造體驗館、倫理長培育計畫與企業倫理Podcast等,多元教育方式來支持與倡議永續,讓永續種子深耕擴散,落實整體社會永續發展與社會教育。

 開發金控也十分重視地方創生永續發展,這次以「企業的地方創生行腳—開發金控志工假期」、「打造社區互助共生系統—守護伯拉罕的幸福微光」兩大方案,奪下教育推廣組及樂齡友善組雙楷模獎殊榮。


信義房屋結合社區一家計畫等多元計畫,打造全民永續共好圈,圖為信義志工前往高雄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協助棲地水草整理、搬運。(信義房屋提供)

信義房屋 建立全民永續共好圈 放大社會影響力
 深耕社區,將永續觀念推廣至大眾的生活,信義房屋打造「全民永續共好圈」!即用多元方式支持與倡議永續,結合集團內的企業倫理Podcast、企業倫理長培育計畫、社區一家計畫、OUR Space社造體驗館、永續門市、信義學堂,落實整體社會永續發展,擴大社會影響力。

 信義房屋總經理陳麗心表示,為讓在地社造行動接軌SDGs,信義房屋推出「社區一家」多年,鼓勵偏遠社區結合地方創生提案,截至目前已協助全台各鄉鎮3000多個社區,未來還有更多社區加入。推動會視社會和環境的需要,企業才可從旁幫助。

 從千金買屋、萬金買鄰的概念出發,信義房屋於2019年在板橋打造首座OUR Space社造體驗館,除致力於新舊社區交融互動,及公寓大廈社區營造的觀念推廣,也推動新建案在興建期間的各階段社區營造計畫,共同實現住戶與地方美好生活的可能。

 信義房屋指出,OUR Space社造體驗館是隨著建案銷售而打造的移動式場館,從板橋館到2023年的新莊館。透過多元倡議,讓社區營造概念和永續觀念走入住戶與民眾心中。計畫至今辦理活動多達50場次。

 至於信義學堂,是設立擁抱學習,讓社會更好的免費全齡永續學習場域,不但以線上線下多元課程,突破空間限制,並運用說故事、分享的概念,傳遞被忽略的倫理價值與人文素養,每周不間斷與聽眾交流,傳達的共創、共學、共好的精神。自2011至2023年以來,已完成980場講座,累計151,728人次參與。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