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土 填補原諒與仇恨的鴻溝

20200504・王寶兒/台北報導
二度入選高雄春天藝術節小劇團演出名單的橄欖葉劇團,此回與藝術家陳弘洋合作編劇,以過去犯下殺人罪的更生人為靈感來源,創作《凍土》。(橄欖葉劇團提供)


   原諒是人際關係中的必修課題,但當傷害大的足以影響一生,又談何容易?在橄欖葉劇團新作《凍土》中,團長、導演張皓瑀以一位歷經父親遭到砍殺的女兒心聲,探討原諒之艱難,也從懺悔的凶手視角,一窺更生人出獄後的心路歷程,在重大社會案件頻傳的近年,更顯劇作意義。

 《凍土》將於今年高雄春天藝術節登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自105年起,推出春藝小劇場系列節目,遴選戲劇、馬戲、舞蹈、音樂至跨領域展演形式的優秀作品,在每年的高雄春天藝術節中演出,至今已扶植19組團隊逾60場演出,累積上萬人觀賞的佳績。

被害者家屬 深陷情緒掙扎
 張皓瑀表示,先前在因緣際會下,認識一位曾犯下殺人罪的更生人,聊天交心後,對更生人在監獄內外的生活有極大感想,「他們曾經以為出獄後得到自由,但卻發現面對的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如何與家人再重新建立起關係,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課題。」

 而相對於更生人的另一方,便是受害者家屬,不論他們的情緒是怨恨哀嘆,終究要回歸到「是否要原諒凶手」的掙扎。張浩瑀表示,常常看到新聞上的家屬談論「原諒」,但當傷害撼動一生,原諒卻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如《凍土》中的女兒,在砍殺父親的兇手出獄後,隱姓埋名的出現在凶手的生活,企圖還擊,但卻發現凶手是一位慈祥的人,勢必又會讓原諒課題更增添難度。

更生人視角 一窺心路歷程
 張皓瑀說,「原諒不一定是必須要做的事,但希望可以讓觀眾思考『原諒』的意義。在團隊創作劇本時,我們從中得到許多人生收穫,對犯錯的人有更多同理心,在看到新聞時也更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夠在複雜事件中拿下『殺人犯』標籤,將每個人視作完整個體看待。」

 如橄欖葉劇團於2017年便曾以《噓!安靜》入選高雄春天藝術節小劇場,此回與兩廳院基地計畫《Gap Year》藝術家陳弘洋合作編劇,在新作《凍土》中,探討罪犯離開監獄,面對社會與自我救贖的歷程。此劇本也入選2019台灣文學金典獎。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