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1日登場,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方躍霖(左起)、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中國時報副社長暨總經理王儒哲、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肝膽腸胃科羅鴻源院長及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俊瑋合影留念。(范揚光攝)

令人聞風喪膽的「癌症」,及早預防即可降低罹癌風險。以大腸癌為例,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首位長達十多年;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而國人平均每13人就有1人,終其一生可能罹患大腸癌。長期關注國人健康的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盼望提升國人預防意識,於7月1日舉辦「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邀請專家傳遞「腸」識新知,一起「腸」保安康。

 中國時報副社長暨總經理王儒哲表示,113年國人十大死因首位是癌症(惡性腫瘤),高居十大死因榜首43年,並且因著飲食、生活習慣等因素,使大腸癌的好發年齡下降至50歲以下,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為了讓大家多吸收相關常識,於3年前開始舉辦健康講座,獲得廣大回響。今年將在9月舉辦失智講座、11月心血管講座,更加碼口腔保健。旺旺中時與各位站在一起,共同守護大家的身體健康。



第三屆「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1日登場,吸引大批民眾前來聆聽。(范揚光攝)

 「預防醫學 腸識講座」特別邀請4位專家向聽眾進行衛教,分別是新光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方躍霖、昕新智慧診所院長朱光恩、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肝膽腸胃科院長羅鴻源,以及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俊瑋。

 方躍霖以《腸治久安、肝膽齊照~微創手術提供精準醫療新趨勢,提升手術安全與品質 (達文西機械手臂)》為題,說明十大癌症幾乎與外科相關,並分享現今先進的精準醫療趨勢,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達到安全與品質兼具的手術技術。朱光恩的主題是《預防癌症你我一起努力》,淺談如何預防癌症,並指出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早期發現大腸癌,預後越好」。

 羅鴻源則以《肝膽腸胃ㄧ級棒 精神氣足百歲康》為題,帶領聽眾認識脂肪肝、膽結石、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大腸癌;其中,大腸癌由息肉演變而來,因此透過檢查並將其切除,可降低76-90%的發生率。陳俊瑋的主題為《「腸」保健康,遠離癌症!大腸癌的前世今生》,說明息肉變成大腸癌的演變歷程,可透過糞便潛血及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

 衛福部國健署宣布自2025年1月起,大腸癌篩檢由原先50至74歲,擴大為45至74歲,且40至44歲具有家族癌症史者也納入篩檢範圍。定期篩檢,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一起向大腸癌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