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教育基金會3日上午舉辦「唐獎台灣生技論壇」,由財團法人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右一)主持,邀請唐獎醫藥生技獎三名得主擔任主講人,安排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左一)、中研院院士王惠鈞(左三)以及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左二)擔任與談人。(粘耿豪攝)
發跡自台灣的世界大獎—唐獎於3日舉行「唐獎台灣生技論壇」,安排3位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以及中研院、國科會、台灣東洋等產官學研代表對談mRNA發展趨勢。除聚焦mRNA疫苗是未來醫藥趨勢外,與談的國內代表也期待政府搭建平台、整合資源,為台灣生技發展再添活力。
「唐獎台灣生技論壇」由財團法人生技中心執行長吳忠勳主持,除了邀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外科兼任教授卡塔林.卡里科及醫學院疫苗研究羅伯茨家族教授德魯.魏斯曼,以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教授彼得.庫利斯擔任主講人,主題是「新一代藥物的誕生:mRNA」;同時也安排國科會副主委陳儀莊、中研院院士王惠鈞,及以微脂體包覆技術見長的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擔任與談人。
這次論壇焦點之一關注新藥的「公平正義」。德魯.魏斯曼提到,若一個新的基因療法有效果,卻要花400萬美金,一般人絕對吃不消,這樣的治療沒有意義,他們期待透過建立更好的藥物傳遞系統,讓藥物直到人體內進行治療,提高藥物的可近性才是對世界有所幫助。
王惠鈞表示,mRNA疫苗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為了找到更好的脂質體,中研院除積極投入人力物力外,也建立符合GMP水準的試驗廠房,同時,他也邀請唐獎生技得主能對台灣在CDMO的硬體提供協助。
侯靜蘭表示,不論罕見疾病或癌症,朝向具靶向性的mRNA藥物一定會持續發展下去,雖然新藥研發需耗費大量時間、金錢、人力成本,但隨AI科技、技術進步,成本會逐步下滑。若要加速上市,除借助AI外,若有跨國研發平台、跨企業合作或策略性夥伴的協助,將如虎添翼,在競爭的環境中更具成功機會。
侯靜蘭認為,新藥加速研發需要仰賴政府搭起橋梁,包括法規修改、協調資金、強化各學術單位或國際夥伴「點對點」連結,台灣生技業會更願意投入資源,創造新藥發展的環境。
她也說,台灣健保制度做得太好,涵蓋保障也多,從健保署推行暫時性健保支付許可來看,相信政府可以逐步找出新藥可近性的解決辦法。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