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惜食皆全程溫控,再由社工帶回機構的廚房,用來烹調美味佳餚給有需要的人。(石智中攝)


社福機構需使用全聯提供的「標準冰桶」,讓生鮮產品在運送過程確保新鮮和安全。(石智中攝)

 有鑑於全球每年生產的食物有1/3全被丟棄,主要來自大型超市的即期品或賣相不佳的瑕疵品,全聯身為台灣的超市龍頭,2017年起帶頭推動「搶救1億元的食物!惜食計畫幫弱勢加菜」,今年甫獲「台灣永續行動獎」社會共融類別銀獎肯定。為了讓計畫更加推廣,在確保食安、克服運送問題的兩大前提下,全聯總經理蔡篤昌已積極評估和研擬,盼能透過自有外送平台「小時達」將惜食更快、更廣送到社福機構,為更多弱勢團體「加菜」。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人日常生活製造的垃圾,廚餘占有極高的比例,且因消費者採購過量,常有吃不完導致浪費的情況,光是2019年的廚餘量就超過49萬公噸,足以填滿882座國際競賽游泳池。

 全聯總經理特助張宏吉提到,「協助創造幸福的社會」是全聯的經營誓詞之一,2017年看到歐洲賣場有關惜食立法的報導後,便開啟全聯「惜食計畫」的契機,至今4年共合作超過170家有供餐服務的社福機構,參與的惜食門市超過270家,所捐贈的物資換算的金額已超過1億元,若以一個便當60元計算,至今約供應150萬人次。

 「惜食計畫」發揮友善環境及實踐公益的精神,把門市當作食材生命的轉運站,每項即期鮮食和醜蔬果,在保存期限最後一天會以8折或6折促銷,若到當晚20時30分仍沒賣出,21時會貼上專屬惜食標章,轉變成惜食商品,由配合的社福機構攜帶「標準冰桶」到惜食門市領取,並簽署文件,再由社工帶回機構的廚房妥善保存,用來烹調美味佳餚給有需要的人。

 草創時期最要克服的是食安問題,尤其是蔬菜、水果、肉類、魚類、調理食品、麵包等生鮮,有的保存期限很短,帶來極大的挑戰,全聯與衛生、社福相關單位討論後,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制定嚴格的規章,全程嚴格把關,社福機構需使用全聯提供的「標準冰桶」,讓生鮮產品在運送過程確保新鮮和安全。

 同時,全聯所配合的社福機構要備有廚房供餐,並經過每年一審,不定期派員抽查,確保機構落實環境衛生與食安維護等相關管理;一年365天除了除夕外,每天21時30分要到門市領取惜食,且須符合距離門市30分鐘車程的限制。全聯嚴格把關的目的就是要保障食材運送過程無虞,不會產生質變,讓每個人能安心、安全享用。

 張宏吉表示,惜食計畫不是取代社福機構的採購金額,而是幫助降低採購金額,更大的意義是加菜的精神,能讓菜色更豐富。全聯目前已積極評估「小時達」外送的可能性,目標要將店數、服務縣市再擴大,並從生產鏈、供應鏈推動完整的環境永續計畫。

 趁著今年是全聯公益15周年,27日將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謝謝你做好事,一起關心自然生態」公益嘉年華暨家庭日活動,屆時四大基金會包含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佩樺圓夢社會福利基金會、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在活動當天設攤;還有「謝謝你做好事We together」演唱會,邀來「相信音樂」蘇慧倫、「鼓鼓」呂思緯、蕭秉治、宇宙人、家家、魏嘉瑩等歌手輪番上陣共襄盛舉。


全聯總經理特助張宏吉表示,惜食計畫以加菜的精神出發,讓社福機構的菜色更豐富。(石智中攝)

合作逾170家社福 讓孩子胃口大開

 全聯「惜食計畫」最大的幕後推手是全聯董長林敏雄,他看了工作人員拍攝的影片後一看再看,讚嘆惜食能變美食,且被孩童自然流露的表情所感動,於是大力支持工作人員執行計畫,4年來全聯共合作超過170家有供餐服務的社福機構,參與的惜食門市超過270家。

 全聯總經理特助張宏吉表示,全聯從食物銀行管道接洽,或轉介社會局資源與以協助,媒合在地供餐社福團體,幫助教會陪讀班、老人長照據點、街友、戒毒中心、原住民老人獨居共餐等,服務對象擴及年幼到年長者,其中,包含最東邊的台東太麻里門市同時供應惜食給兩個原住民部落,未來也將更積極推廣。

 張宏吉談到目前有個合作的教會陪讀班,中、小學生共50多人,每餐經費僅800元,小朋友不太吃蔬菜,想吃的肉只有肉渣,加入全聯惜食計畫後,小朋友每天最開心的就是問說:「今天吃什麼?」期待吃布丁、牛肉、高檔水果、We Sweet甜點,因此食量變好,原本不吃的人可吃一碗,有人最多可吃到2、3碗,還有小朋友從沒吃過牛肉、驚嘆是「全世界最好吃的肉」。

 「惜食計畫」一開始在門市推動時,門市人員從要丟掉大量的食物,漸漸地改為送出惜食,在賦予食物新生命的同時,有些店經理吐露心聲,原本擔心「每天丟那麼多東西,會不會下地獄?」如今每天21時30分一到,便登高一呼「走,我們去做愛心」,體認到能代表公司將物資捐贈出去,每個參與者都與惜食有份。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