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16:50    中國時報/臺北報導

中衛中心35週年感恩茶會近400位貴賓出席盛會交流。

長期協助政府推動產業政策、輔導產企業升級轉型的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於9月25日舉辦35週年感恩茶會,以「Team Taiwan體系台灣」為主題,展現推動產業體系35年的豐碩成果與未來展望,現場邀請近400位產官學研貴賓出席,共同見證台灣產業體系發展歷程與成果。

中衛中心運用AI虛擬人像技術,生成董事長謝明達的「AI分身」與本尊同台互動。

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謝明達表示,中衛發展中心在全球化市場激烈競爭的80年代,以「合作取代合併」為產業發展基礎,積極建構中心衛星工廠體系,走遍全台,串聯數萬家供應鏈廠商,陸續打造汽車零組件體系、自行車A-team、工具機M-team、運動器材S-team等逾200個工商農體系;同時,在經濟部工業局(現產發署)的協助下,主辦首屆「TCIA臺灣持續改善競賽」,迄今已有超過500個機構、企業參與競賽,逐步建構出全國最大的跨產業改善交流平台。

過去35年,中衛見證台灣企業歷經產業轉型、全球競爭與疫情挑戰,並與產業夥伴共同累積成果,對台灣產業的韌性與競爭力深具信心。中衛團隊之所以能發揮所長,有賴體系的支撐,面對世界快速變動的挑戰,Team Taiwan是推動台灣產業創新轉型的關鍵力量。展望未來,唯有攜手合作、整合資源,共創價值,台灣產業才能在國際舞台上站穩腳步。

中衛中心因應生成式AI爆發應用,導入AI Agent與工作流應用,此外,從智慧製造、數位轉型到AI轉型,中衛中心深耕車輛產業、汽車電子、半導體、消費電子、工具機、機械、衛浴、食品與連鎖餐飲等多元產業,深入企業經營管理、價值流程改造、營運模式創新。透過IoT、CPS、ERP、PLM、MES管理系統串聯,以及資料倉儲到營運戰情室的建置,協助企業應用AI提升競爭力。

自台灣宣示「2050淨零轉型」以來,中衛中心積極協助友好產業企業從節能減碳與能源轉型策略規劃出發,精準掌握碳排放熱點,制定碳風險因應對策,強化碳管理機制。中衛中心透過揭露、減量、碳中和三階段推動藍圖,協助企業建構碳管理平台、制定減碳策略,讓永續發展有方向、有系統,為企業架起通往「淨零」的橋梁。

產發署主秘陳國軒表示,台灣產業競爭力最重要的價值,莫過於產業供應鏈與體系。精實改善的效益不僅侷限於製造業,更擴大至農業、半導體等領域,國內知名溫室工程業者皆展、福特六和汽車、日月光,家登精密等企業,皆在中衛多年輔導下,以精實改善為基礎,驅動成長動能,升級轉型。為因應科技多元應用及永續發展的國際趨勢,中衛除了持續鞏固產業體系綜效,更積極協助企業加速數位轉型,打造創新營運模式。